人工智能技术下提高就业质量的思考
发布日期:2022-10-28 浏览次数:1578
人工智能代表的技术进步既有就业替代效应,也有就业创造效应,还有就业重塑效应。人工智能融入实体经济,必然将带动就业方式的变化,须多管齐下提高人工智能技术下的就业质量。
近年来,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其中,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形式,对人类社会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劳动就业的角度而言,人工智能代表的技术进步既有就业替代效应,也有就业创造效应,还有就业重塑效应。鉴于我国经济正面临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人工智能融入实体经济,必然将带动就业方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对提高劳动就业质量的要求上。
人工智能融入实体经济对就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融入实体经济引起就业创造效应。人工智能承载着的新自动化技术,将会在数字技术领域创造一些新的就业机会。首先,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会提高实体产业的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就业岗位。其次,人工智能应用还带动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其中包括生产者会增加人工智能应用相关产品和设备的需求,提高生产质量和服务创新程度,该需求会创造更多操作人工智能产品和设备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往往需要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才能胜任。此外,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增加对多样化人工智能技术产品的需求,将倒逼企业设置更多研发岗位,为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总之,技术进步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有效需求,有助于扩大再生产,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技术进步会深化产业分工,延长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市场范围,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人工智能融入实体经济引起就业替代效应。无论是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还是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都存在因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产生就业替代效应。从职业的技术含量和劳动者素质来看,收入水平较低的低技能岗位相比高收入、高技能岗位,更容易被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所替代。然而,这并不会替代大规模的就业机会,在对劳动者提出新的技能要求的同时,将造成劳动者工作岗位转移,引起岗位结构调整。在人工智能替代中等技能岗位的过程中,将使劳动者不断朝向技能岗位两端转移,就业结构变化呈两极化趋势,即高收入、高技能岗位与低收入、私人服务型就业岗位比重同步上升,中间层岗位的比重不断下降。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信息通信技术,既能替代中等技能水平劳动者规律性、程序化的工作,也能辅助高技能劳动者完成分析类工作,而对那些非程序化就业岗位,如园丁、厨师、手工业者的影响较小。
人工智能融入实体经济引起就业重塑效应。即根据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的变动,人工智能技术对原来的就业结构进行重新塑造。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多是为了将就业人员从过去繁琐、乏味、沉重的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推动劳动者从事与原岗位相关的、相对轻松的工作。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会智能化改造各行业工作任务,如医务工作者将完成医疗领域智能机器的调试、监测任务,在此基础上,使用智能机器完成手术操作。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塑效应表明,技术创新在更新工作内容的过程中,产生对工作结构的调整,其理想状态是达到“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
人工智能技术下提高就业质量的建议 一是技能结构的变化,需要劳动者实现技能转型。要加快研究新型职业和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建立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培训体系。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增加职业培训,中等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需要更新技能以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做好培训工作可以防止大规模失业发生,以缓解人工智能技术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
二是关注地域、行业和职业的差异性。不同地区人工智能技术的就业创造效应进度不同,劳动者技能提升速度也存在差异。同时,从事不同行业和职业的人群所需要具备的技能要求也各有侧重。要重视研究生等高等教育投资,通过高等教育获得可塑性高、符合新兴产业需求的高级人才。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人才品德的塑造和提升。
三是技能型劳动力不足,需要政府加强技能培训。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化培训机构等开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和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人才,提高劳动力对新产业和新技术的适应性。
四是针对人工智能造成的短期失业和收入差距扩大,政府应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完善二次分配政策,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水平,避免贫富差距扩大,确保社会稳定。政府可以采取更加积极的再分配政策,逐步降低劳动收入税,提高资本收入税。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国有企业中逐渐提高劳动者的持股比重,同时在因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而享受了政府补贴的私营企业中规定基本劳动收入占比。
五是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大数据,构建完善的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岗位的就业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发布就业状况信息,提供就业预警、预报和预测。同时,建立完善的失业扶持政策加以兜底。
六是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创新能力是技术引进战略向自主创新战略转变的关键,而劳动者素质和人力资本质量是保证就业在技术进步下稳定均衡增长的基础。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追求原创性自主创新,从根本上获得核心竞争力。重视多层次多方面人才培养,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由以低技术劳动力为主逐步向以高技能高质量劳动力为主转变。